城市微更新城市设计(城市微更新的方法)

2024-10-16

【城市更新案例】北京城市副中心玉桥街道生活型街区级更新实践

1、玉桥街道位于副中心老城核心区,现状总用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涉及副中心0004三个规划组团。街道现状人口约10万人,占副中心现状总人口的12%。街道现状建设量约530万平方米,占副中心现状总建设量的8%。玉桥街道现状影像图展示了街道的现状概貌。

城市中老旧“边角料”的改造——口袋公园,重新焕发新生

从城市更新角度来看,口袋公园具有很大优势,因为它们正好契合了城市更新在微观层面的需要,可以见缝插针地出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中。国内已建成近三千座口袋公园,这些公园虽然在旧底片上修修补补,却能够重新激发社区活力,使城市“重新生长”。

9个必看的国内外城市微更新经典案例

1、上海愚园路历史街区 作为上海的文化名片,愚园路通过精细化微更新,保留了历史底蕴,同时引入艺术、设计元素,打造了一个既保留历史风貌又充满活力的生活空间,提升了居民的社区归属感。

2、城市微更新的发展与实践包括口袋公园(袖珍公园)、“二战”后美国纽约帕雷公园、1975年纽约的格林埃克公园、中国上海的白云庭院以及朝阳区双井街道的微空间“井点”。这些案例展示了微更新如何通过小尺度的空间改造,改善城市环境,创造充满活力和人性化的公共空间。

3、“共创与友好”生活型街区级城市更新探索 —— 以北京城市副中心玉桥街道更新为例 玉桥街道位于副中心老城核心区,现状总用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涉及副中心0004三个规划组团。街道现状人口约10万人,占副中心现状总人口的12%。街道现状建设量约530万平方米,占副中心现状总建设量的8%。

4、为复兴鼓楼西大街,吴晨团队提出了“鼓楼西大街三年复兴计划”,从空间形态、环境生态、经济业态、文化活态四个层面进行街区整体提升。通过“微修缮、微更新”策略,实现历史街区的有机更新。立面提升设计注重保持传统风貌与合理利用现状,展现街区百年变迁的历史脉络。

5、福州烟台山乐群路——微干预的更新策略,保护历史遗迹,创造舒适小场所,让城市记忆焕发新生,成为福州的重要文化地标。深圳沙井古墟——大型历史街区沙井古墟,趣城工作室以“时光漂流城市现场展”为平台,探索城市更新与文化再生,通过低成本改造,恢复历史场景。

竖梁社:城市更新是持续有机的发生

1、城市更新是持续有机的发生,历史上没有哪个真实的城市,在某一个风貌之后就固定不变。真正的可持续,是在历史长河中,通过每一次微更新的积累,展现城市更新的真正面貌。竖梁社建筑设计联合创始人钟冠球如是说。

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城市规划和设计缺乏人文关怀和城市特色。城市的功能随着社会进步而演变,但居住始终是最基本的需求。我国在城市设计上相较于国外存在差距,往往在问题出现后才进行修正。经济发展往往用于解决城市问题,但忽略了居民之间的交流和城市精神的构建。

城镇化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资源分配不均。随着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资源面临巨大压力。交通、住房、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城市内部出现贫富差距拉大,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农村城镇化过程中,首要的问题在于政策是否符合民意。当前,农村空巢现象严重,年轻人大多外出,土地耕作主要由老人承担,这预示着未来农村规模可能大幅缩小,需要相关部门重视。其次,生产和生活的安排是另一个挑战。由于信息不透明,很多农民对国家政策知之甚少,这无疑增加了社会和谐建设的难度。

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粗放低效。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城乡建设缺乏特色。

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与工业化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城镇布局不合理,城镇容量不足,城镇建设的管理与规模不协调。城市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城镇发展的承载力偏低,城镇可持续发展受到挑战。区域性规划建设的协调机制不完善,城镇功能分工和区域布局不合理。

存在的主要问题 因为受制于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所以,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道路既呈现出世界各国的共性特征,同时又显现出自身的个性差异。在新中国成立后半个多世纪的城市化建设过程中,无论是城市的数量,还是城市的功能均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微整形,大蝶变”:从杂货铺到城市靓丽名片,灿然古韵新活力|CBC集群设计...

总结来说,CBC集群设计以微整形的方式激活了古城的旧有建筑,展示了如何在保护历史文化的同时,赋予古城新的活力和竞争力,使之成为城市更新的典范。

总结起来,CBC的集群设计策略和微更新手法,犹如为古城进行了一场精致的美容手术,使得榆阳区的古城焕发出崭新且独特的光彩,成为城市文化名片和转型发展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