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周边区域城市设计(铁路周边征收范围)

2024-11-03

合福高铁南平北站的城市设计

区域位置及规划范围南至闽江、北至山体200标高、西至合福铁路尖峰顶隧道入口、东至大洲村东侧山体。东西长约5公里,南北长约1公里,规划用地总面积83平方公里。规划区位于南平市域南部,延平区中部,南平市中心城区东部。规划区位于闽江北岸,与夏道片区一江之隔,规划夏道大桥、洋坑大桥与之相连 。

南平北站位于南平市延平区夏道镇安济村,车站站房位于线路的右侧,设计为中型站,采用线侧平式布局及上进下出的组织流线,站房建筑面积9998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二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候车大厅屋盖为钢网架结构。 站场规模为2台6线,设岛式站台2座。

合福高铁南平北站是合福客运专线在南平市延平区设立的一个车站,根据规划,合福高铁南平北站站房建筑面积9998㎡,设正线2条,到发线4条,岛式站台2座;并预留南三龙铁路场站。距离南平市区13公里。

市域铁路是地铁吗

1、市域铁路不是地铁。市域铁路又叫市郊铁路,指的是大都市市域范围内的客运轨道交通系统,主要承担城市与郊区、中心城市与卫星城、重点城镇间的交通运输。而地铁是在城市中修建的快速、大运量、用电力牵引的轨道交通,承担的是城市内部的交通运输。

2、概念不同:市域铁路指的是大都市市域范围内的客运轨道交通系统,服务于城市与郊区、中心城市与卫星城、重点城镇间等。地铁是在城市中修建的快速、大运量,用电力牵引的轨道交通,位于中心城区的线路基本设在地下隧道内,中心城区以外的线路设在高架桥或地面上。

3、市域铁路并非地铁的同义词,它是一种专门针对城市周边地区设计的轨道交通模式,与地铁有着明显的区别。市域铁路的作用主要在于增强都市与郊区,以及中心城市与卫星城之间的交通连通性,它的服务范围超越了地铁局限于城市内部的传统定位。

铁路两侧的控制线是多宽?多少米范围内不准有建筑物?

1、第二十七条 铁路线路两侧应当设立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

2、法律分析:高铁两边各50米不准有建筑物 一般铁路两侧50米内严禁新建居民住宅、学校和医院等噪声敏感建筑物;距铁路外轨中心线两侧50米以外、2米以内的区域内不宜临路新建学校、医院、敬老院和集中住宅区等噪声敏感建筑物。

3、首先,铁路两侧50米的规定涉及到建筑限制。在这个范围内,一般禁止新建或扩建建筑物、构筑物,以防止这些建筑对铁路线路造成安全隐患。例如,如果建筑物过于靠近铁路,可能会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甚至引发交通事故。因此,通过限制这一区域内的建筑活动,可以确保铁路线路的畅通无阻。

4、依据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不同地区高铁线路安全保护区是不同的,例如城市是10米。铁路两侧30米内严禁新建居民住宅、学校和医院等噪声敏感建筑物;距铁路外轨中心线两侧30米以外、200米以内的区域内不宜临路新建学校、医院、敬老院和集中住宅区等噪声敏感建筑物。

5、铁路两侧的控制线是多宽?城市市区高速铁路是十米,其他铁路是八米。城市郊区居民居住区高速铁路是十二米,其他铁路是十米。村镇居民居住区高速铁路是十五米,其他铁路是十二米。其他地区高速铁路是二十米,其他铁路是十五米。

6、法律分析:铁路两侧30米内严禁新建居民住宅、学校和医院等噪声敏感建筑物;距铁路外轨中心线两侧30米以外、200米以内的区域内不宜临路新建学校、医院、敬老院和集中住宅区等噪声敏感建筑物。

征求意见!巴中东站站区及周边地区详细规划即将出炉!

1、项目背景及规划范围 01 项目背景 随着汉巴南铁路的建设,远期巴中东站将形成衔接三省一市的米字型高铁通道的交汇核心,巴中东站将成为巴中地区具有区域功能的现代化综合客运枢纽,巴中市的交通区位和能级都将得到极大提升。

2、法律分析:1,巴中市正在进行铁路枢纽总图规划,将对巴中市铁路路网规划、站点设置、站台布局等进行综合研究,并按程序上报审批。巴中东站货场搬迁和巴达铁路客运业务相关问题将在铁路枢纽总图规划中统筹研究。

3、巴中高铁站在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兴文经济技术开发区秦巴大道东段,截至2021年5月,巴中高铁站还在建设当中。巴中东站是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铁路车站,是广巴达铁路上的一个站点,将与汉巴南铁路交汇于此,西连巴中站、恩阳站,南接曾口站,作为巴中连入巴达铁路和未来汉巴南铁路的重要站点。

4、首先,巴中东站有来自全国各大城市的G开头的高速动车组列车。这类列车以其高速、便捷的特点,成为广大旅客长途出行的首选。高速动车组列车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和先进的设施,确保了旅客的出行体验。其次,D开头的动车组列车也是巴中东站常见的车次之一。

5、达巴铁路是一项即将实施的建设项目,其主要部分是新建约99公里的正线,包括巴中站(既有站)、巴中东站、曾口场站、何家坪站、平昌站、岳家站、涵水站、石桥站、石梯站和龙会站等10个车站。这些车站将为铁路沿线的居民和交通提供便利的连接点。

城市设计五要素

城市设计内容分为五类元素:道路、边界、地区、节点、地标。 道路:道路是观察者们或频繁、或偶然、或有潜在可能沿之运动的轨迹,可以是街道、步道、运输线、河道或铁路——着就是大多数人意象中的主要道路元素。人们沿着道路运动,同时观察城市,并靠这些道路把其余的环境因素组织、联系起来。

五要素是:路径、边界、区域、节点、标志。路径是观察者习惯、偶然或是潜在的移动通道,如街道、小巷和运输线。边界往往在视觉上引人注目,但是难以穿越。区域是城市里一个中等或较大的组成部分,是二维的面状空间。

边界:在视觉上引人注目,但难以穿越或绕过的界限。区域:城市中的一个中等或较大组成部分,表现为二维的面状空间。节点:城市意象理论认为,人们对城市的认识和形成的意象,是通过观察城市环境形体来实现的。

城市意象的五个关键要素包括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建筑学家凯文·林奇在其著作《城市意象》中提出,书中详细探讨了城市的面貌,并突显了城市的重要性和变化性。 路径是指观察者经常、偶然或潜在的移动通道,例如街道、小巷和交通线路。

道路:道路是观察者们或频繁、或偶然、或有潜在可能沿之运动的轨迹,可以是街道、步道、运输线、河道或铁路——这就是大多数人意象中的主要道路元素。人们沿着道路运动,同时观察城市,并靠这些道路把其余的环境因素组织、联系起来。